印度贸易投资管理体制概述
印度是中国在南亚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贸易投资法律体系印度与贸易投资相关的法律主要包括:《海关关税法》、《海关估价法规》、《药品和化妆品法》、《反倾销法》、《反补贴法》等等。
印度贸易投资管理制度
印度实行对外贸易经营权登记制度。印度政府将进出口产品分为禁止类进出口产品、限制类进出口产品和一般类进出口产品,并以许可证的方式管理限制类产品的经营。对石油、大米、小麦、高品位铁矿砂等少数产品,政府指定少数国有外贸企业经营;而对一般类进出口产品,所有外贸企业均可经营。
印度允许外资投资电信、道路、发电等基础设施行业和服务业。除涉及环保、国家安全等14个行业外,外商对其他行业的投资无须政府部门审批。
同时,外资股权不超过印度政府规定的行业外资股权最高限额的项目,只要向印度储备银行报送有关资料后,即可自动生效。外资股权超过印度政府规定的行业外资最高限额限制的或另有规定予以排除的外资项目,须经印度政府外国直接投资促进局审批。
印度贸易投资管理部门
印度商工部是印度对外贸易的主管部门是印度商工部,该部下设有商业部和工业部两大部门。商业部主管对外贸易事务,负责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处理多边和双边贸易关系、国营贸易、出口促进措施、出口导向产业及商品发展与规划等方面事务。产业政策与促进部门负责制定和执行符合国家发展需求目标的产业政策与战略,监管产业和技术发展事务,促进和审批外国直接投资和引进外国技术,制定知识产权政策等。
商业部下属的反倾销局负责反倾销调查,贸易政策司负责在印度出口企业受到国外反倾销调查时采取应对措施。印度海关负责征收关税,监管企业的进出口活动。印度储备银行负责管理和监督企业的外汇使用。商业银行负责企业的外汇收付。
此外,印度民间商会也为企业提供各种服务并协调企业和政府、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在印度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